- 田颖;
研究了以五味子果实为原料加工五味子保健饮料的工艺,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出五味子汁、白砂糖和柠檬酸的最佳复配比,着重研究了温度、pH和果胶酶添加量等因素对五味子汁酶解效果的影响。
2007年10期 No.7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崔凤;姚璐;赵丽莉;
以竹叶为原料制作竹叶茶饮料。主要研究了竹叶茶饮料提取工艺条件和最佳配方,确定竹叶茶饮料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1.5h、提取2次。以柠檬酸和蜂蜜为辅料对竹叶提取液进行调配,确定竹叶茶饮料最佳配方为:竹叶提取液70%、柠檬酸0.07%、蜂蜜8%。
2007年10期 No.7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娜;周明;刘凌;
介绍了一种将脱盐乳清粉配制成10%的水溶液,用β-半乳糖苷酶酶解降低其乳糖含量,经两组串联超滤装置处理得到澄清的饮料原液,最后调配加工成澄清型低乳糖碳酸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用以上处理方法可制得具有奶香风味、口感清爽并可供长期保存的乳清碳酸饮料。
2007年10期 No.7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曾剑超;吴希茜;马力;黄耀全;
以牛乳和生姜为主要原料,利用姜汁中的某些成分促使牛乳凝固,制得姜汁凝乳。对冲浆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对制作工艺与配方分别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冲浆温度为75℃时凝乳效果最佳,当牛奶杀菌条件为85℃15s、酸度为28°T、冲浆温度为75℃、姜汁量为3.5%、白糖量为8%、氯化钙量为0.1%、CMC-Na量为0.1%时,成品的凝乳效果最好。
2007年10期 No.71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忠会;刘清波;孙宏民;南亚;
用基础酒、野刺梨果汁、蜂花粉、香精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含酒营养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并对蜂媒花粉的破壁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可知花粉用曲霉培养,在pH5.4、温度55℃、10%NaCl降解56h,破壁率达98.5%以上;由基础酒降度实验可知:用1.35mg/100ml海藻酸钠和180mg/100ml可溶性淀粉联合处理20°加浆酒,18h可沉淀完全,除去大部分高级脂肪酸酯。
2007年10期 No.71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谷仿丽;陈乃富;段晓琴;
灌胃给予小鼠一日内最大浓度及最大体积的蕨菜茶水提取物,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一周。结果:受试小鼠未出现不良情况,最大耐受量为60g/kg,表明蕨菜茶无毒。
2007年10期 No.7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新宇;张红梅;
以自制玉米芯木聚糖为原料,采用单一及复合木聚糖酶处理,研究其对降解产物产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的分离纯化方式对降解产物得率的影响,并采用HPAEC图谱分析产物纯度。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木聚糖酶降解能力较差,而在两种木聚糖酶共同作用下的低聚木糖得率不仅能增加木二糖和木三糖的产率,也能大幅减少一般的反应时间。活性炭与硅藻土法批式分离木聚糖酶解液总回收率约在20%左右,并且木二糖较多出现在活性炭CJ组5%以下的EtOH冲提液内;将1.0%玉米芯木聚糖酶水解液依序通过不同分子量切,最后经1kDa薄膜过滤后可收得聚合度7以下的低聚木糖产物11.5% ̄15.2%;活性炭!硅藻土混合管柱连续分离低聚木糖,活性炭CJ组5%乙醇冲提管柱可获得13%的木二糖,经HPAEC图谱分析连续式分离能得到纯度较高的单一低聚木糖划分物,但是其回收率不及批式分离的高。
2007年10期 No.7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